咳咳咳
咳嗽了怎么办?
好惊慌好害怕!
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?
要不要立即、马上要去发热门诊?!
其实大家不必过度紧张,也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新冠疫情,而忽视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,比如同样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——肺结核。结核病是世界最致命的传染病杀手,每天有超过4000人死于结核病,并有近3万人感染这种疾病。
同样属于呼吸道传染病,肺结核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,比如都有咳嗽、发热、肺部感染症状,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,病人都需要戴上口罩,主要收治医院都是传染病医院等等。
那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鉴别呢?今天小编就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了汇总对比,加深大家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,知己知彼,才能做好自我防护。
肺结核俗称“痨病”,也被称为“白色瘟疫”,是结核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类型,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一提到“痨病”和“结核”,我们总能想起鲁迅名著《药》中吃“人血馒头”也治不好的绝症。其实,结核病虽然可怕,但是可防、可控、可治的!
对于以下5个关于结核病的认识误区,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。
结核病的5大误区
误区一:结核病离我们很遥远
结核病是古老的疾病,可它并没有远去。自20 世 纪 40 年代开始,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明,结核病一度得到控制。但近十余年来,全球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。
误区二:结核病是穷人的“专利”
结核病早已不是穷人、营养不良者的“专利”。在结核病患者中,年轻白领及在校大学生有增多趋势。据观察,这些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特点:疲劳(劳力、劳心、熬夜)、饮食不规律、缺乏运动、体质较差;部分人对低热、咳嗽、盗汗等症状不重视,误以为是普通感冒;办公或学习环境空气不流通,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。
误区三:肺结核难以被发现
发现肺结核并不难,只需做两项花钱不多的检查——痰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,就能基本上能早期发现,但确诊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,关键是要有“及早就医”这个意识。
专家建议:当出现咳嗽、咯痰等症状超过两周,应及早到医院就诊;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(如家人等),应定期进行筛查。每年常规的胸片或胸部CT检查是必须的。
误区四:结核病治不好
结核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即使患病,只要足够重视,及时就医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多数患者可以痊愈。
误区五:症状消失即可停药
抗结核治疗要遵循“早期、规律、适量、联合、全程”的原则,疗程较长,一般为3-6个月。病情严重或合并胸膜炎、心包炎等患者,疗程需要1年或以上,结核病患者应有足够耐心。过早停药的话,疗程不够,不能完全杀灭结合杆菌。更重要的是,不正规治疗容易导致结核菌耐药,增加治疗难度。因此抗痨治疗不能随便停药,要按照医生的方案治疗。
因此,只要强健体魄,做到早识别、全程规范治疗,大可不必谈“核”色变!
另外,对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肺结核,说得再多,也不如大家都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营养、充足睡眠,勤开窗、多通风,少烟酒,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免疫力。并且,记得出入公共场合佩戴口罩,不随地吐痰,勤洗手!这样会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。
一旦确诊,患者也一定要加强自我管理,严格配合治疗,定期复查。
最后,戴口罩!戴口罩!戴口罩!
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
内容来源: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健康界等
编辑:欧凤珍
校对:王文清
审核:刘强、陈云芬、招树涛